李寧衰落與安踏崛起
李冠儀在擔任特步CEO前,曾在阿迪達斯(中國)有限公司工作過十年,離開前的職位是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在她看來,中國市場的所有運動品牌都遭遇了北京奧運會后的庫存危機,只是當時國際品牌更關注終端,每周甚至每天都會拿到代理商的銷售數(shù)據(jù),所以2008年底就意識到市場變了(預期訂貨量和終端實際銷量不符),于是迅速反應、做出調整,兩年后走出增長低谷。而2008年-2011年國內企業(yè)還處于渠道擴張期,再加上對零售終端缺乏關注,因此直到2012年才意識到庫存問題的嚴重性。
這場危機源于一個預期——奧運會影響下,體育用品的銷量一定大增。至于銷量究竟會達到多少,幾乎所有企業(yè)都給出了過高的期望,有些企業(yè)的庫銷比(庫存數(shù)量和銷售數(shù)量的比率)一度達到10以上,而3-5才是正常范圍。
“那段時間貨在倉庫里是不動的,沒有老貨與新貨的流轉,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情況。”孫佩東說。
本土公司受沖擊最大的是領軍者李寧。2009年,李寧的營收超過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的收入,達到84億元。然而從2011年開始,李寧的業(yè)績一路下滑,直至2015年才開始扭虧為盈。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安踏超越李寧,成為中國第一運動品牌。目前,安踏的營收是李寧的兩倍左右,市值是七倍左右。
對于李寧,行業(yè)共識是公司內部出現(xiàn)了問題,“自己的左腳絆了右腳”,庫存危機只是導火索。2010年-2011年的品牌換標、商品提價、渠道變革以及2012年、2015年的管理團隊更替,讓曾經(jīng)的中國第一運動品牌顯露頹勢。一位李寧前員工感嘆說:“這就是李寧,要換作是其他企業(yè),估計早死了。”
2011年,安踏實現(xiàn)營收89.10億元。孫佩東記得當年年底在昆明開年會時,公司為下一年設定的目標是“沖擊百億”。根據(jù)以往業(yè)績,這是一個可以輕松完成的目標,但直至2015年這個目標才實現(xiàn)。
2012年安踏的營收和凈利潤出現(xiàn)了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2013年下滑延續(xù),2014年業(yè)績好轉,重拾增勢。
這期間,安踏率先完成了由品牌批發(fā)商到品牌零售商的轉型。李冠儀告訴《財經(jīng)》記者:“安踏跟了一個好教練,提前領悟到‘要賺可持續(xù)性的錢’的道理,所以走在了其他本土企業(yè)前面。”2007年-2009年,安踏在為阿迪達斯做代理商的過程中,切實地理解了國際品牌科學管理品牌、渠道的方法。
此外,丁世忠還曾向百麗、達芙妮等企業(yè)討教零售變革的經(jīng)驗。他感嘆說:“一種是貨賣到經(jīng)銷商就算銷售,一種是貨賣到消費者才算銷售,兩者差別太大了。”
對于安踏零售轉型的成功,丁世忠總結了以下四點:一是信息化,通過ERP系統(tǒng)、SAP軟件,實現(xiàn)全國大部分安踏專賣店的信息統(tǒng)一;二是由過去的加盟商訂貨改為單店訂貨;三是把零售標準覆蓋到全國每一家店;四是回歸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文化,帶著高管走遍中國所有的地級市,去做零售落地的推廣,了解終端的各種問題。
對于第四點,孫佩東深有體會:“跟安踏高管巡店是種折磨,他們每天可以走三四萬步。”
經(jīng)過2012年、2013年的轉型調整,安踏走通了零售轉型這條路,2014年實現(xiàn)凈利潤17.00億元,同比增長29.32%。同年特步、361度的凈利潤分別只有4.78億元和3.98億元,李寧則虧損7.81億元,差距就此拉開。
2008年安踏的營收是李寧的69%,2016年是李寧的1.66倍;2008年安踏與特步的營收之差是17億元,2016年這一數(shù)字已擴大至79億元。
當被問到其他企業(yè)為什么不效仿安踏的轉型路徑時,一位曾先后在阿迪達斯、李寧、安踏工作過的行業(yè)人士對《財經(jīng)》記者說:“這就像一個班里有人考上了哈佛,其他同學知道了這個人的學習方法也不一定能考上哈佛。” 共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南京新百擬轉手House of Fraser給同城鞋企千百度 3年關閉近3000家店 鞋企達芙妮艱難掙扎 晉江鞋企曇花十年:一年造的鞋十年都賣不完 南京鞋企千百度出售幼教業(yè)務 半年賺1000萬美元 傳統(tǒng)鞋企電商之路該如何尋找突破口? 搜索更多: 鞋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