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彭博社報道,經常會有人拿中國經濟的減速增長及股市波動,與日本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泡沫作比較。當時,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跌入了持續(xù)很久的經濟停滯。
兩個經濟體都經歷了由債務助燃的快速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房價攀升和股市泡沫。最終,日本遭遇經濟“硬著陸”。直至今日,已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仍未能完全痊愈。部分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日本有相似之處。
不過,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首席全球經濟學家Paul Sheard認為,相較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中國當前的情況與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有更多相似之處。1976年至2006年期間,Sheard曾在日本工作。
歷史表明,中國股市和經濟最終很可能會迎來有利于健康發(fā)展的結果,不過這需要耐心以及決策者們持續(xù)的努力。
回溯過去,受利于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即將召開,日本經濟快速增長,很多新公路和新干線子彈頭列車競相通車,建筑行業(yè)的繁榮讓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股市大幅攀升。然而,當決策者收緊信貸時,經濟增長減速,股市大幅下跌。
1963年國內股市遭遇大規(guī)模拋售后,日本政府曾進行了干預。根據(jù)日本央行匯編的文件,1964年和1965年,日本政府創(chuàng)建了兩個實體,旨在救市。第一種救市工具由商業(yè)銀行來提供融資,斥資1936億日元買入股票,錢花完后日本央行又跟進救市;第二種救市工具又提供了2349億日元的融資,其中95%由日本央行埋單。
1960年代日本政府對股市的干預
根據(jù)國家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日本政府的救市干預總耗資占該國股市市值的6%左右,最終救市舉措取得成效。股票開始大幅反彈,經濟也恢復快速增長。
“結果表明,日本政府的此次救市是一次非常出色的行動,因為它避開了金融蕭條,”靜岡大學84歲歲經濟學教授Hiroshi Takeuchi指出,“一旦形勢穩(wěn)定,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就開始了。”
對中國而言,日本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策略可能具有啟發(fā)意義。
截止6月12日的一年內,中國A股市場漲幅高達150%。不過自那之后的下跌,令該市場市值蒸發(fā)了5萬億美元左右。大幅波動迫使中國政府迫使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干預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大股東出售股份、停止新股發(fā)行,以及要求券商在央行的支持下穩(wěn)定市場,等等。當年,日本政府曾采用了一些相同舉措。
和50年前的日本一樣,中國仍處在經濟發(fā)展的中級階段。換言之,中國經濟仍然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首席亞洲經濟學家David Mann指出,“和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相比較,才更有意義。當前,中國的平均人力資本存量僅為美國或日本的20%。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在效率和生產力投資方面,中國還有非常大的潛力。”
當然,中國當前的情況和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還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說,中國面臨呈現(xiàn)萎縮態(tài)勢的勞動力市場,以及中國經濟比當年的日本更開放,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容易受到資本外流的沖擊。不過,匯豐控股駐香港的亞洲經濟研究聯(lián)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認為,和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一樣,中國正在經歷工業(yè)基礎設施的快速更新升級,而且資本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他說:“從日本當年的經歷來判斷,中國當前經歷的陣痛可能只是通向繁榮道路上的一個小插曲。”(騰訊財經 米娜)
外媒:中國經濟減速后消費概念轉變 奢侈品遇冷 二十國集團會議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 這4點說明中國經濟沒那么糟 李克強向世界傳遞中國信心:不必對中國經濟恐慌 中國經濟面臨的“戰(zhàn)役”和“戰(zhàn)爭” 搜索更多: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