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有多強?
背負虧損繼續(xù)狂奔的瑞幸,到底面臨著怎樣的競爭?
自1989年雀巢在中國推出“1+2”速溶咖啡,中國咖啡市場份額中仍以速溶咖啡為主導。據(jù)中國咖啡網(wǎng)消息,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份額中速溶咖啡占比72%,而以星巴克為主的現(xiàn)磨咖啡及即飲咖啡市場占比分別為18%和10%。
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預計可以成長為萬億規(guī)模的中國咖啡消費市場中,在速溶咖啡市場增速幾乎停滯情況下,現(xiàn)磨咖啡的需求日益蓬勃。
▲瑞幸的咖啡飲品收入不斷上揚。
瑞幸正是抓住了中國現(xiàn)磨咖啡“貴”與“購買不便”兩大痛點,提出“做每個人都喝的起、喝的到的好咖啡”。招股書顯示,瑞幸2018年全年銷售咖啡及其他產品合計賣出9000萬杯,客戶復購率超過54%。
盡管自一創(chuàng)立便打著要趕超星巴克的口號高調入場,但瑞幸與其從來不在一條賽道上,正如朱丹蓬表示,“我并不認為星巴克和瑞幸咖啡之間有可比性,在我看來,星巴克占據(jù)現(xiàn)磨咖啡市場金字塔上端,瑞幸主要占據(jù)塔腰部分。”
其實單從經營來看,瑞幸的差距也很大。按照媒體的測算,瑞幸的每一杯咖啡固定成本在10元左右,平均算下來,每一杯咖啡瑞幸就要虧損23元。但反觀星巴克,其中國區(qū)的利潤雖然下滑,但在2018年也能接近約16%。
事實上,無論從目標客群、產品定價以及消費場景而言,瑞幸無不更加精準的將諸如7-11、全家、便利蜂一類便利店放在了競爭的對立面。
據(jù)極光大數(shù)據(jù)顯示,瑞幸咖啡APP自2018年1月上線以來,消費用戶顯著集中于26-35歲年齡段區(qū)間,占比達71.16%,其中男性用戶占比略高于女性,達到53.79%,高度重合便利店領域以注重便捷、個性和高品質購物體驗的年輕消費群體。
此外,7-11及全家便利店推出的咖啡單杯售價在5-14元間,與瑞幸咖啡折后定價亦相差無幾。
自去年8月推出輕食系列、boss午餐后,又于今年推出奶蓋茶系列等新產品,瑞幸試圖切入的早午餐及下午茶消費場景,也被市場認為高度向便利店看齊。
再加上瑞幸店面選址多在消費場景附近,以能覆蓋寫字樓、商圈和社區(qū)等人流密集區(qū)域的外賣及自提需求為主,訂單高峰時段多集中于工作日的晨間及午后,高度符合消費者平常于便利店的消費習慣。
在與便利店的競爭中,對瑞幸沖擊最大的,莫過于便利店本身的規(guī)模化連鎖及扎實的供應鏈支撐。
由于便利店本身“便捷”的屬性及近年來的急速擴張,知名品牌連鎖便利店早已遍布街頭巷尾。據(jù)公開報道,羅森便利店計劃至2020年在中國共計運營3000家門店,全家計劃到2024年達到1萬家門店,而美宜佳截至2018年12月末已開店15000家。
而相較而言,瑞幸雖然自稱是全國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但仍需在門店上發(fā)力。據(jù)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在全國28個城市共有2370家直營咖啡門店。
另外,咖啡作為便利店中吸引客流的一款新增SKU,既無需額外雇傭員工又能夠在供應鏈上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基于便利店本身的邊際效應,增加咖啡品類無論從運營風險、投資及獲客成本而言,均完勝瑞幸。
由此,對于瑞幸而言,便利店咖啡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的生意。
但朱丹蓬表示,便利店咖啡僅作為便利店豐富菜單品類,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而提升客單量的熱門品類,“便利店并不會將咖啡打造成一個成熟的品牌,自然也很難像星巴克、Costa、瑞幸一類具備品牌效應。”
而作為附屬產品,便利店也自然很難有動力下功夫進行相關宣傳及營銷,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不了品牌認知,自然也難以擁有深度客戶粘性。這或許也是為什么自2010年喜士多便率先在中國便利店推出現(xiàn)磨咖啡,卻仍只是存在感很低的“小眾消費”的原因。
前有資本逐利,后有便利店咖啡圍剿,“瘋狂進擊”的瑞幸究竟能否如愿教育市場并樹立起強品牌認知,并最終實現(xiàn)盈利?上市可能還無法給出答案。
。▉碓矗簾o冕財經 作者:張可心)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瑞幸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