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小巷周圍還不繁華,除了羅姐家,小巷里只有兩家小賣部,一個在頭,一個在尾,老四哥哥家的小賣部位于正中間,3家“各守一塊”,都有自己的顧客圈子,生意互不干擾,和和睦睦。
羅姐一開始沒在小賣部。平日里,她和相好的姐妹挑個擔子,從當時的螺螄灣批發(fā)點學生用的東西,在昆三中門口擺攤賣,刨除成本,一天也能賺個七八塊錢。
可看著親戚能賺更多的錢,而且只要守在店里,不像她還要起早貪黑,羅姐打心眼里羨慕。她常想,有朝一日,自己能有家小賣部就好啦。
之后,羅姐就經(jīng)常和老四的哥哥聊,有時也幫忙賣賣東西,就當是取經(jīng)。她記得,起初店里貨品不多,全部加起來還不到1000元。飲料只有百事可樂,啤酒品種也很少,只有昆明酒廠產(chǎn)的白龍?zhí)镀【坪凸饷髌【,白酒品種更少,只有昆明本地產(chǎn)的小清酒和玫瑰老鹵,煙也只有兩三個種類,“價格便宜,最貴的東西也就兩三塊錢。”
巷口對面就是昆三中。為了招攬學生,老四的哥哥進了很多小零食,價錢5分或者1毛。“特別好賣。”羅姐回想說,“有一種零食叫鹽梅粉,是一個小袋子裝的,里面有個小勺,學生可喜歡了。還有五毛錢的華豐方便面,賣得也是特別好。”“一毛錢能買好幾個糖……最好賣的是果丹皮,它裹在透明的玻璃紙里面,長長的一卷兒,一層一層剝開吃,口感韌韌的,很好吃。”羅姐說著,停不下來。
那幾年,小賣部的生意很好,有時候人多,兩三個人招呼還忙不過來,“一年下來,除去成本,每月凈利潤有20%左右。”羅姐說,“雖然賺得不多,但那時大家的生活成本都不高,日子過得也還可以。”
再后來,羅姐不再做流動攤販,專門給老四哥哥看店,月入300元。
那段時間,巷子里的其他小賣部生意也不錯,錢賺夠了,人就走了。后來者又在小巷里開店,走前人走過的路。 大型超市的興起影響了許多小零售店的生意 記者謝瑞/攝 1984年,尚義街附近的太和百貨店。這是零售業(yè)的“原始形態(tài)” 張衛(wèi)民 供圖
三
1999年,老四的哥哥賺到了錢,花4萬元買了輛夏利車后,將小賣部轉(zhuǎn)給了羅姐。羅姐成了真正的老板。
小賣部的生意保持得不錯,商品也越來越多。礦泉水增加到五六種,飲料、啤酒、白酒、煙的品種也越來越多,進貨價也越來越高,羅姐的利潤少了許多。但因為有熟客,日子還不算太難。
上世紀末,街頭的公共電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羅姐也跟風,花3000多元在小賣部裝了一部電話。“那時,長途好像一分鐘六七角錢,現(xiàn)在看來算貴的,可打電話的人不少,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有時打電話還要排隊。”羅姐記得,光這塊的收入,每天都有近二十元。
來自農(nóng)村的羅姐沒想到,城市商業(yè)的繁榮,并非人人都能從中獲益。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零售業(yè)面臨“最低增速” 全力探尋轉(zhuǎn)型新路徑 石家莊零售業(yè)備戰(zhàn)五一商戰(zhàn) 提前半月“搶食” 昆明城市化浪潮下 零售業(yè)小店艱難生存[組圖] 增速放緩利潤下降 零售業(yè)全力探尋轉(zhuǎn)型新路徑 電商“神出鬼沒” 石家莊零售業(yè)提前半月“備戰(zhàn)五一” 搜索更多: 零售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