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移動支付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非常常見了,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消費大都可以通過移動支付來解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最近發(fā)生的這件事,給我們提了個醒:移動支付還沒有100%覆蓋我們的生活。
9月23日,在黑龍江雞西,67歲的謝大爺在超市買了8.8元的葡萄,在排隊輪到自己付款時,被收銀員告知不收現金只能用微信。
謝大爺不能理解,說,你不收現金我就這么走了啊。收銀員說,“那你能走就走吧”。謝大爺就賭氣地拿著葡萄走到門口,被超市工作人員阻攔,雙方起了爭執(zhí)。
最終,在超市工作人員的協(xié)調下,謝大爺還是使用了現金結賬。
謝大爺說起這事還是特別激動:自己拿的是人民幣不是假幣,讓自己在另一邊排隊羞辱我老頭不會用微信啊?!
網友們對這件事也有著不同的看法,被提及最多的是——拒收現金違法。
中國人民銀行法規(guī)定: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以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今年7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2018]第10號公告再次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也有網友表示,根據生活經驗,超市應該是同時存在僅支持移動支付的通道和支持現金的通道,謝大爺應該是沒有排在可以支付現金的通道。
但即便如此,超市的收銀員在溝通時,也應該注意方式方法。
咱們實話實說,這事不大,但類似的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移動支付的使用場景非常豐富,節(jié)省了時間,也避免了例如找零之類的麻煩,F金、錢包、銀行卡甚至公交卡的出鏡率都越來越少了,網友們調侃道:“出門都很難撿到錢了”。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還有一部分人并不熟悉移動支付,比如以謝大爺為代表的中老年人,現金支付對于他們來說仍然是首選,在移動支付給大多數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門檻。還記得嗎?幾年前,打車軟件紛紛推出補貼吸引消費者以推廣業(yè)務,線上競爭火爆,但又有很多人在路邊招手打不到車。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情況下,我們又會面臨只收現金卻沒帶現金的尷尬。比如在一些加油站、停車場、醫(yī)院、公交卡充值點,有時是因為沒有信號,有時是因為設備或結算要求的緣故,小編就在醫(yī)院遇到過有人身體不適卻沒帶現金不能繳費的情況。解決的方式也只能是求助別人通過轉賬來換現金或者是提前做好準備,未雨綢繆。又或者當手機沒電的時候,望著熄滅的屏幕也只能相顧無言……
近日,石家莊的張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周末購物之后,張女士準備開車離開停車場,當時手機不巧沒電了,但停車場的工作人員卻表示,只能用電子支付,不能用現金。
“我說手機沒電了,現充電也來不及了,后面的車都開始按喇叭了,給我急壞了。”張女士說,那天是周末,停車場車很多,后面已經排起了長隊,但她向對方解釋了半天都沒用,只好下車向后面一位車主求助,將現金給他,讓他幫自己付款,幸好這位車主愿意幫忙。為了這件事,耽誤了將近20分鐘。
還有不少網友都有在付款時遭遇尷尬的經歷:
移動支付的發(fā)展和推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改變了我們的很多消費習慣,但“只能用微信支付”或“只能用現金”又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實際上違背了技術帶來的多樣性和以人為本的初衷。其實,不同的使用場景有著不同的消費模式,“僅支持”這種要求,即使是對于已經廣泛普及的移動支付來說,多少也有一些“綁架”的味道,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新技術的發(fā)展使用和日常的消費行為中間,理應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才是真正人性化的體現。
(來源:中國之聲)
超市不收現金惹急老年消費者 對“拒收現金”要喊停 上海盒馬鮮生拒收現金將責任推給員工 “常德萬達地下停車場”因拒收現金被消委會約談 停車場拒收現金涉嫌侵權 萬達被湖南常德消委會約談 盒馬鮮生拒收現金?現金代付不能享受打折優(yōu)惠 搜索更多: 拒收現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