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是城市之光
讀書人常說,書店是城市之光。而對于都市生活的群體來說,那些小小的、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也許更貼近他們心中的城市之光。
“你能想象,離國貿站直線距離只有三公里、全是中高層公寓、縱深達三四公里的大社區(qū),卻只有兩家連電池都買不到的‘小賣部’嗎?”
曾在北京工作三年,現(xiàn)已“南飛”上海兩年的王敏達無奈地聳聳肩。如今,再回憶那段“北漂”的日子,他仍忍不住感慨:“當時的生活,不方便得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對于高額的房價和激烈的競爭習以為常之后,這些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反而成了城市印象的試金石。
早幾年,從香港過來北京出差的Ashley沒有想到,她對北京的印象會毀在便利店上,沒有隱形眼鏡盒和藥水、沒有手機充值卡也沒有現(xiàn)沖的咖啡……“下次再出差到北京,我一定不會再這么馬虎了,該帶的東西務必要帶上,因為你不能指望這里的便利店能解救自己。”她這樣告誡自己。
有著30年零售經驗的臺灣人林財添,在被問及對北京便利店的印象時,也曾直言不諱地說:“在北京我從來沒有逛便利店的欲望,因為產品不夠豐富,便利性也實在不夠。”
便利店的發(fā)達程度,可以看作一個城市服務功能配套的先進合理程度。在《大西洋月刊》中提到:“連鎖便利店是城市價值的構成部分,是舒適的主要來源,在這個系統(tǒng)的支持下,城市文化的多樣性得到了更真實、更健康的體現(xiàn)。”
早在2015年7月,北京就在《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yè)品質行動計劃》里提出,要“加快推進本市生活性服務業(yè)規(guī)范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發(fā)展”。“美好生活”、“和諧宜居之都”是政策目標中的關鍵詞。
一年之后,北京對癥下藥,又緊接著出臺了專門的《關于進一步促進連鎖經營發(fā)展的意見》。到2017年年底,北京將目標進一步量化,出臺《進一步優(yōu)化連鎖便利店發(fā)展環(huán)境的工作方案》。
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發(fā)布的“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發(fā)展指數(shù)”顯示,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確實達到了23.5%,“成為便利店發(fā)展的明星區(qū)域”。第二年,北京增長勢頭依然強勁。數(shù)據表明,2017年,該增速保持在了20.7%,是一線城市中發(fā)展最快的。
而現(xiàn)如今,眼見著給便利店打的強心針效果明顯,趁熱打鐵,北京索性再追加一劑腎上腺素。新一輪的《措施》將鼓勵便利店內新增多項便民服務,并改革經營許可。
比如,允許便利店擴大簡餐類經營品種,改進機制飲品制售項目許可限制,允許連鎖便利店企業(yè)開展乙類非處方藥品零售等。支持便利店搭載出版物、音像制品、代收代繳等綜合便民服務功能,并提出“支持連鎖便利店門店申請成為離境退稅定點商店”等內容。
也許除了數(shù)量翻倍之外,這次新政所帶來的還將是質的變化。
。▉碓矗撼鞘羞M化論 黃名揚) 共2頁 上一頁 [1] [2] 國內便利店業(yè)態(tài)“變異”觀察與調研 巨頭鏖戰(zhàn)社區(qū)便利店:便利店+拼團“血洗”社區(qū) 王洪濤:中國便利店路漫漫其修遠兮 在中國玩不動的無人便利店,為何在美國風生水起? 便利店試水自營外賣配送 高投入重模式如何突圍?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