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從現(xiàn)場來看,商家推出的一些服務,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效果差強人意。比如號稱可以免去消費者拎大包小包之苦的免費快遞,記者昨天下午離開時,看到商場門口的快遞攤前比較冷清,去快遞戰(zhàn)利品的消費者寥寥無幾。“東西今天發(fā)明天才能到,還不如直接拎回去算了,買東西買到拎不動要發(fā)快遞的畢竟少!”市民陳女士說。
疑:品牌借機清庫存
記者在走訪中也發(fā)現(xiàn),不少品牌都在年中的特賣“亮劍”中打出了較低的折扣,一些柜臺還專門搬來了幾節(jié)臨時貨架,上面擺了五六十雙鞋進行甩賣,場面甚為壯觀?傮w來看,新品基本都在3.8折以上,而那些兩三年前的款則很多為一兩百元的一口價商品。“這雙鞋是我們今年夏天的新款,現(xiàn)在活動價5折后再買兩雙打8折,真的很實惠,你可以去查查,網(wǎng)上代購價都至少要比我們貴100多元!”某女鞋品牌的銷售員告訴記者,此次特賣會所賣的產(chǎn)品不僅有去年、前年的款,也有今年的很多當令款,無論是新款還是舊款,所打的折扣都非常低,有的原價1000多元的冬靴現(xiàn)在只打到300多元,如果再算上商場的預充值、銀行卡贈禮等疊加折扣,基本上連3折都不到就可以拿下。
在業(yè)界看來,雖然部分企業(yè)的特賣會只是特定時段內(nèi)的行為,但總體來看,特賣會折射出的也是服裝、鞋類這些快速消費品品牌的一種無奈:居高不下的庫存壓力迫使企業(yè)放下身段,使盡渾身解數(shù)“去庫存”。事實上,在當前高庫存壓力下,在商場的年中特賣會上清庫存,已經(jīng)成為不少品牌“自救”的重要手段。不過低價甩賣的同時,也給企業(yè)的品牌形象帶來一定負面效應。如何保住多年積累的品牌價值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同樣考驗著這些品牌。消費者徐女士就發(fā)現(xiàn),上周7折購買的一雙涼鞋,昨天就已經(jīng)降到5.8折,“一下子相差150多塊錢,感覺有點難以平復心理落差。” 。▉碓矗簾o錫商報 作者:朱潔) 共2頁 上一頁 [1] [2] 無錫百貨商場年中大促人氣旺 暑期經(jīng)濟能否“捂熱”百貨業(yè) 廣州商場各有妙招 無錫商場掐架年中慶 八佰伴兩天一晚收入1.3億 大連一商場推出女士專用停車位引爭議 廣州高德置地冬商場即將開業(yè) 與K11撐起珠江新城氛圍 搜索更多: 商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