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渠道來提供確定性就挺好,這是Costco們的大機會。——李云龍
Costco的火爆不必說了。
阿姨們挺嚇人的,上次看到她們這么優(yōu)秀,還是在地鐵里搶座的時候。
當天,太平洋那邊兒的Costco股票漲了78億美刀,很明顯的現象級商業(yè)事件了,這個時候再討論什么Costco會員制多么優(yōu)秀、怎么利潤率在14%以上需要董事會批準、小米怎么學它、他們又是怎么控制供應鏈和周轉率的,就顯得很陳詞濫調,沒啥意思了。
我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像家樂福這樣的曾經的中國超市之王,以及亞馬遜這樣的世界零售之王,最近都在離開中國,而Costco卻在這個時候,大張旗鼓的進來了,為什么?Costco究竟看到了什么家樂福們和貝索斯們沒有看到的中國呢?
先來看看,家樂福有多慘?
在中國賣身給蘇寧的時候,估值只有區(qū)區(qū)四十幾個億,最近網紅品牌“喜茶”正在融資,據說估值九十億……還有沒有天理了?家樂福可是兩百多家?guī)浊先f平米的超級大賣場,而喜茶是不到兩百個僅十幾平米的賣茶攤位,估值卻是家樂福的兩倍!
一定是有啥發(fā)生了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我們研究增長,總說有兩種增長,一種是“10%式的增長”,一種是“十倍速的增長”,10%的增長來自于精細化運營,來自于降本增效。而十倍速的增長,在于踏對了時代紅利,加了杠桿,事半功倍。
我在各大企業(yè)做咨詢的時候,最喜歡問一個問題:從戰(zhàn)略上講什么才是驅動增長最重要的要素?
我最欣賞答案是——長在一個增長的市場上。
這就是時代紅利。
敢問,全球正在快速增長的市場,未來可預期仍然會快速增長的市場,是誰?顯然還只能是中國,對Costco而言,中國至少有幾個大的紅利:全球經濟下行,貿易戰(zhàn)之下的變局,內需拉動,中產崛起和技術普及。
為什么“經濟下行”還成了紅利了呢?對其他產品也許不是,但對Costco這類主打高質低價的業(yè)態(tài)還真就是。
除了以上偏宏觀的趨勢,還有下面幾個可能的變化會對Costco未來在中國的發(fā)展產生影響。
01.后品牌時代
前幾天有個文章挺火,大概意思是,要做好零售先把品牌和廠牌搞清楚再說吧!
挺呵呵的,這是一種從供給出發(fā)的視角,而非用戶需求視角。
追問一下,品牌是理所應當存在的嗎?消費者需要品牌,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是更好的品質嗎?是溢價嗎?本質上不是的,品牌交付的價值不是“更好”,而是確定性,是方差小。
沙縣小吃和金錢豹都是品牌,不代表沙縣多好吃,也不是沙縣能賣多貴。而是消費者心里有預期:嗯,這個餐館大概什么樣,我不用去也知道。
當渠道品牌能提供這種確定性的時候,產品反而不用花很多錢在品牌上了。
Costco就是這種渠道品牌,網易嚴選也是,某種程度上小米也是。消費者只要來我這里,就沒有差的產品,反而降低了用戶的選擇成本。
增長的“一”是“降低用戶的交易成本”,選擇成本也是交易成本之一。西貝莜面村深得精髓,它的菜品SKU很少,但保證“道道都好吃”,顧客根本都不需要特意選擇。
原來消費者用品牌的一個隱含需求是把劣質產品隔離掉,現在中國的制造水平之下,這個問題很少了。每個產品都做一個品牌就變得不是那么剛需,我稱之為“后品牌時代”。
由渠道來提供確定性就挺好,這是Costco們的大機會。
02.供需連
最近有另一個文章說,零售公司應該拆分為兩個公司:供應鏈管理公司以及場景銷售公司。
我只同意三分之二,因為它只提到了 “供”和“連”兩部分,按照混沌的“供需連”拆解模型,還應該有一個用戶運營公司去解決“需”的問題。
這是傳統(tǒng)業(yè)態(tài)跟互聯網業(yè)最大的差異,互聯網公司從誕生那天開始就是以用戶運營起家。這也恰恰是家樂福們和Costco們最大的差異。
我們總說傳統(tǒng)零售們“起于選址,亡于庫存”,重視選址的隱含假設是:只要選址好,用戶自然來。
滿是被動意味,核心都是“等你來”。庫存的問題一脈相承:沒有主動撬動用戶的能力,去消化庫存。
從這個角度講,喜茶估值是家樂福的兩倍就好理解了。我們不能單看連接的場域,更要看用戶的運營。喜茶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經營用戶、與用戶互動,觸發(fā)用戶場景,與用戶做強交互。這些是很值錢的,同時又是家樂福們做不來的。
再細點兒說:
1、供給
零售平臺第一天就要做選擇:先撬動供應鏈還是先撬動流量端?
兩種方式都可以,看團隊的稟賦。上半年風生水起的社區(qū)團購、會員電商,就是先做流量端,通過補貼獲取C端流量,到一定量級之后挾用戶以令供應鏈。
Costco先做的是供應鏈。
這跟他們的稟賦有關,全球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
以家樂福和沃爾瑪為代表的大賣場模式和以Costco、山姆會員店為代表的倉儲會員模式玩的是同樣的成本控制游戲:誰能給消費者提供更便宜的貨,誰就贏。
在“更便宜”這個方向上,用戶的追求不會變的,一定是要求越來越便宜。
代表了大賣場模式的家樂福沒有及時轉型,無法保持成本領先,所以不得不下牌桌。而沃爾瑪推出山姆會員店,大賣場模式和倉儲會員模式并行賽馬,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至于為什么倉儲會員模式通常比大賣場模式成本領先,這幾天的文章已經有過很多分析,大致逃不出以下幾個:主動低毛利,大包裝,精簡SKU帶來的供應鏈控制,還有規(guī)模效應。
不是倉儲會員模式天然就比大賣場模式成本領先,而是Costco已經(至少在美國)形成了規(guī)模效應,據說有接近一半的美國人都是他們的會員。
但倉儲會員模式并不是“更便宜”這條路線的終點,哪怕是在線下場景也不是,還有成本更領先的模型,如折扣店模式。
折扣店模式同倉儲會員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自有品牌比例更高,歐洲最大的折扣店集團ALDI的自營比例幾乎可以達到90%,Costco目前是25%左右。更高的自營比例,能帶來更可控的成本,這個邏輯很好理解。
大賣場——倉儲會員——折扣店,在“更便宜”這條路上,基本會按照這樣的路徑發(fā)展。幾乎可以下定論,如果Costco在中國大量開店,形成規(guī)模效應,未來一定走向自營比例越來越高的策略。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Cos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