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wǎng)訊:日前媒體報道稱,在華僑城集團對華僑城股份增持期間,恰好有兩次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股票的解禁,同時又剛好完成歡樂谷門票的資產證券化發(fā)行,但在這個時間段內,卻有部分高管減持公司股票。
這一連串事件的發(fā)生,引起了外界極大關注,并有分析認為,華僑城有利用國資增持替高管解套的嫌疑。
對此,華僑城董秘倪征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采訪時認為,這種看法并不符合實際,有點牽強附會,因為這幾件事完全是分開的。
高管套現(xiàn)嫌疑
2011年10月26日,華僑城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擬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并計劃在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
在2011年10月25日至2012年10月25日期間,華僑城集團合計增持華僑城股份1853萬股,涉及資金9000萬元以上。對于此次增持計劃,華僑城集團表示,由于市場環(huán)境的影響,華僑城的市值被市場低估,作為控股股東,其有責任表達對華僑城未來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信心。
但巧合的是,在上述增持計劃期間,華僑城有兩次高管股權激勵的解禁。2011年9月29日,華僑城宣布解除限售股份2999萬股,可上市流通日為2011年10月10日;2012年10月12,華僑城又宣布解除限售股份3883萬股,可上市流通的日期為2012年10月15日。
另外,華僑城籌劃已久的歡樂谷門票資產證券化事宜也在這個時間段內宣布完成。今年11月21日,華僑城宣布其“歡樂谷主題公園入園憑證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正式成立,將計募集資金18.5億。
在這一系列對股價可謂利好消息的背景下,華僑城有少數(shù)高管在此期間減持了公司股票。據(jù)觀點地產新媒體統(tǒng)計,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間,華僑城高管吳斯遠、姚軍、李珂暉等人累計減持約88.5萬股,減持均價在6.83-7.23元/股之間。
此次外界的質疑正是來源與此,分析認為,華僑城公司高管股權激勵的股票解禁時間,與華僑城集團的增持計劃時間表太吻合了,而在大股東給予信心的同時,部分高管卻減持,這難免讓人不產生聯(lián)想。
面對這些疑問,倪征具體談到,集團對公司的增持并不是在一個時間點,而是一段時間內的連續(xù)增持,而集團增持的原因是認為華僑城的市值被市場低估,且選擇增持的時間點都在公司股票處于低位時,但事后并沒有極大的拉高股價,集團也沒有連續(xù)在高位增持。
同時,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股票的解禁時間,完全是按照當初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預定時間執(zhí)行,并沒有特意安排在集團增持時間段內解禁。
“至于資產證券化的完成時間點,公司也并沒有特意安排,雖然證監(jiān)會的審批時間很短,但這個事情已醞釀了很長時間,從遞交申請資料到最后的審批有許多程序要完成,并且在證監(jiān)會審批之前,還需要得到深交所的認可,其實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也并不能準確預料什么時間能拿到最終的批文。”倪征表示。
而對于少數(shù)高管的減持行為,倪征認為,這純粹是個人的財務安排,其實減持的規(guī)模也比較小,但公司絕大部分持股量大的高管并沒有減持行為。
“外界的分析將上訴事件聯(lián)系起來,其實不合邏輯,有點過分解讀,每個事件之間并無直接聯(lián)系,公司并沒有也不可能安排這些事在同一時間段內實施”,倪征認為。
高負債擴張
倪征在談到華僑城集團對公司股份增持的原因時,還提到,由于華僑城堅持文化旅游和地產雙主業(yè),但受房地產調控大環(huán)境影響,相比以文化為主業(yè)的公司,其市值被低估,因此公司近期已啟動新一輪擴張,向重點二線城市布局。
今年10月以來,華僑城已分別與深圳大鵬新區(qū)、福州、寧波簽署合作框架協(xié)議,并且福州和寧波項目擬投資總額均不低于100億元。
但是,由于房地產調控對堅持“旅游+地產”模式的華僑城影響極大,其依靠高端物業(yè)銷售回籠資金投旅游項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同時近年來居高不下的負債率,也讓外界對其新一輪擴張多了一絲疑問。 共2頁 [1] [2] 下一頁 華僑城進軍兒童文化產業(yè) 麥魯小城將亮相 華僑城高速擴張100億進軍寧波 華僑城:負重“搶食”旅游地產 華僑城等3企業(yè)注資北京一房企 各占股1/3 華僑城擬投資至少100億開發(fā)寧波華僑城 搜索更多: 華僑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