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街網(wǎng)訊:一場由機構投資者決定勝負的爭戰(zhàn),卻先從爭奪旁觀者的同情開始。為什么?
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時刻。無論是國美大股東黃光裕還是國美董事局主席陳曉,都需要一顆堅強的心臟來承受每天的新考驗。
國美內戰(zhàn)的復雜性及其影響,已超出各界的預期與想象。自8月4日國美大股東黃光裕提出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動議,要求撤銷陳曉董事局主席職務以來,半個多月來事態(tài)本身并無實質性進展——特別股東大會召開時間未定,貝恩資本近16億元可轉債尚未轉股,原本擬議中的增發(fā)也遲遲沒有消息。但與此同時,一場輿論大戰(zhàn)正在不斷升級。
先是黃家公開炮轟陳曉,指責陳為一己之私欲發(fā)動所謂“去黃化”;8月12日,國美電器五大高管集體亮相,回憶2008年底以來國美遭遇的危機,重述當時引資必要性,并顯示公司管理層“共同進退”的決心。
8月17日晚間,黃家再發(fā)“大股東致國美員工”的公開信,歷數(shù)陳曉“去黃”三步棋,呼吁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要“保持清醒頭腦,明辨是非”。
緊接著,8月20日凌晨,國美董事局也以公開信形式,針對黃家關于職業(yè)經(jīng)理人操守、粉飾業(yè)績、外資論等的多項指責一一回應,提出“國美是該到了要思考是誰的國美的時候了”。
至此,一場原本單純的在資本市場規(guī)則之下展開的商戰(zhàn),似乎已演變?yōu)橐粓?ldquo;道德”和“人心”向背之爭。不過,接近國美的一位消息人士認為,這只是表面,黃家將輿論引向主要針對陳曉的道德爭論,最主要的目的并非爭取民意,而是借此影響當事人和相關投資者的判斷,進而影響其行動。
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對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爭奪。
對陳曉一方來說,最急迫的莫過于獲得更多機構投資者的投票支持,只有獲得至少19%的股份支持,才有可能在特別股東大會上否決黃家的系列動議;而對黃家而言,除了拉攏機構投資人以外,最重要的莫過于現(xiàn)金,以為抵御股權稀釋、參與可能的增發(fā)提供保障。
雖然雙方都稱可以得到機構投資者的支持,但遠未到勝券在握的地步,連黃家代表也向本刊記者表示“機構的態(tài)度還看不清楚”。
有些機構確實在用腳投票,富達基金在國美矛盾公開化后翌日,即在8月6日以每股0.312美元(約合2.43港元)價格,減持1.79億股國美電器股份,涉資5591萬美元;有的則被雙方積極的拉攏之勢“嚇住了”,為避開是非,“內部開會之后決定不投票”。另一些投資者,如摩根大通則火中取栗,已將股份增至10%以上。
此前接近貝恩的人士曾提到國美有定向增發(fā)的可能。如果國美電器增發(fā)新股,將對黃光裕形成致命打擊——黃光裕的股權將被稀釋到25%以下。但增發(fā)并非易事,一是增發(fā)要事出有因,否則容易被人指責是為了攤薄黃光裕的股權;二是80多億港元的增發(fā)也未必能在短期內完成,如果沒有和機構充分溝通很難決斷。
在過去兩周中,國美股價一度下跌約二成,近幾日出現(xiàn)小反彈,至8月19日國美股價累跌約16%。這場公司內部權力爭奪戰(zhàn),對投資者的傷害在進一步加劇。
籌資備戰(zhàn)
過去兩周,黃光裕家族對媒體來訪表示出前所未有的配合,借媒體渠道向公眾表達對陳曉“陰謀篡位”的譴責。
17日深夜,黃光裕方面發(fā)布名為《為了我們國美更好的明天》的公開信。開頭即將這場紛爭定調為“由于陳曉陰謀竊取公司的控制權而引發(fā)的一場大變局”,同時歷數(shù)陳曉三宗罪:引入苛刻融資“去黃化”;以“盲目股權激勵”籠絡高管;稀釋大股東股份、提高外資股份,企圖變“國美電器”為“美國電器”。
這封公開信經(jīng)各大門戶發(fā)布,24小時內便收到超過一萬條評論,黃光裕的“疾呼”獲得了許多同情。
但事實上,自上市之日起,國美已非黃光裕一人的國美,而黃光裕真正需要的,并非同情,而是想借此給管理層、董事會以壓力,同時也“嚇走”支持管理層的機構投資人。
現(xiàn)金是對黃光裕最大的考驗。據(jù)本刊記者調查,黃家現(xiàn)在所持的主要資產(chǎn)有鵬潤投資、鵬泰投資、國美地產(chǎn)以及北京國美、上海國美等350多家未上市門店。“一旦黃光裕勝出,他有可能將非上市門店注入上市公司,以此來增持國美電器股份,這樣他又能增加20%左右的股份。”一位國美電器的投資者稱。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來源:新世紀 責編: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