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書網最近公布的一份判決書把“過度包裝”送上熱搜。
這份文書顯示,某網紅零食企業(yè)員工將出售公司廢舊紙箱獲得的68.4萬元占為己有。有網友算了一筆賬,如果按2000元/噸的價格計算,在18個月內出售的廢紙箱約有342噸,每個月約有19噸。
關于商品過度包裝的討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炒熱。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2020年對電商平臺商品包裝抽查發(fā)現,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涉嫌過度包裝,特別是化妝品,包裝不合格率高達70%。
在全社會形成反對浪費的風氣之下,過度包裝為何仍難“瘦身”?《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一些商家的包裝“用力過猛”
不久前,北京白領張曉黎在直播間里搶到了一瓶化妝品中樣。收到快遞時,她不禁感嘆商家的包裝“用力過猛”:拆開快遞紙箱,里面是一個泡沫紙包裹的緞帶禮盒,打開禮盒、揭開包裝紙,一個拳頭大小的包裝盒“躺”在一堆碎紙絲上,再拆開塑料和紙質的兩層包裝,才是30毫升的玻璃瓶。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商品過度包裝的現象十分普遍:一份撈面外賣有4個打包盒,一支口紅的包裝盒大得能裝下一雙鞋,一袋零食的包裝袋數量比零食還要多,果籃里塞滿廢紙、只有上面一層是水果……有消費者表示,商品體積越小,越能感受到包裝的夸張。
“電商企業(yè)的產品、渠道高度同質化,為搶奪消費者的注意力,促使商家在包裝和顏值上做文章。”北京商業(yè)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分析說。
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商品禮盒裝的出現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社交屬性和禮品消費屬性。
以酒品為例,記者檢索發(fā)現,酒品包裝盒的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價格偏高的禮盒多會附帶酒杯、酒具,“高端”“上檔次”是商家不約而同選擇的宣傳語……
過度包裝的“幾宗罪”
對于如何判定商品是否過度包裝,有著明確的“硬杠杠”。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過度包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