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具要注意保留收據。(圖文無關)
佛山作為家具生產集散地,市場上的木制家具也多種多樣。(圖文無關)
業(yè)內人士爆實木家具“潛規(guī)則”,普通顧客根本看不出來
核心提示:
繼達芬奇家具涉嫌造假欺詐后,佛山一家具企業(yè)再次被牽扯進入涉嫌造假“欺詐”的漩渦之中。
7月18日媒體報道稱,佛山聯(lián)邦家私曾在今年1月在杭州被抽檢時發(fā)現(xiàn)其茶幾宣傳主材為柚木、輔材為橡木,而銷售員稱這款茶幾為全實木,檢測結果則顯示,這款茶幾不見一處實木材料。由達芬奇卷起的家具造假巨浪已經沖擊到了佛山這座家具之鄉(xiāng)……
7月18日記者前往順德樂從,走訪多家著名大型家具賣場,試圖揭開“實木家具”市場的衣角。
市場走訪:
“100%實木床”價格差十倍
在一家具賣場四樓的某深圳品牌直營店,這里專門售賣高檔歐美風格家具。銷售人員介紹,所有家具為純實木材質,以三門衣柜為例,主要材質采用橡木,為了美觀又在表面貼了一層花梨木,但“百分百為純實木”。
按照“純實木”的標準,銷售人員為一套小三房寫了一張家具配置單。一張橡木大床售價27158元,三門衣柜的價格也要22365元,梳妝臺15850元,餐桌31300元……一套小三房勉強配齊基礎家私,總價達23萬多元,打7.8折后也要18萬多元。
同樣都是“實木大床”,為何有的賣3000元、有的賣3萬元?那家深圳品牌的銷售人員自揭“行業(yè)潛規(guī)則”:很多賣家自稱賣的是實木家具,其實有的只是主要框架如立面等為實木,板面之類的采用密度板等。“除非消費者詳細盤問,不然賣家絕不會主動承認用的不是百分百實木。”
賣場內:
“實木”床只有床頭是實木
記者在家具市場走訪時還發(fā)現(xiàn),銷售員介紹各種實木家具的用料時,總能說出一些進口實木名稱——印度坤甸木、非洲奧古曼和南美洲楓木等。
記者在一家實木家具店內詢問一款價格逾萬元的木床是什么材料做的。銷售人員明確表示:“是從非洲進口的高級實木。”記者拿起產品標示,發(fā)現(xiàn)其產地就在樂從。記者又問“為什么里面是空的?”銷售人員答道:“只有床頭是實木的,床板和床身用的都是芯板。”
商家聲稱:
70%實木就是純實木家具
家具品牌銷售人員陳小姐透露,即使全實木的家具,也未必都是用上等的好材質制造。她表示,無論紅木中的黑酸枝、紅酸枝,還是花梨木,都有不同檔次的材質,商家對受力承重構件和非受力承重構件使用不同檔次的紅木,來降低成本,也是業(yè)內公開的秘密。
在一家私城的一個家具專柜,一名男銷售人員熱情地給記者介紹一款現(xiàn)代風格的衣柜,記者詢問家具材質,銷售人員答“實木”,記者敲了敲衣柜底板,發(fā)現(xiàn)聲音與立面敲擊聲有明顯區(qū)別,該人員改稱“主體是實木材質,部分采用板材。”
該賣場楊姓女銷售員稱:“按照國家標準,實木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就算純實木了。”
業(yè)內爆料
號稱進口實木
其實是人造板
崔女士,在家具行業(yè)已摸爬滾打了五年之久。“想買實木家具太難了,真正的純實木家具極少!”她透露,很多家具經銷商經常打著“純實木”、“實木”的名頭推銷產品,很多都是表面貼的是實木,里面用的可能是高密度板。
另一位順德家具行業(yè)內人士葉先生透露,商家宣傳的所謂實木家具主要存在兩大貓膩。
貓膩一:貼層“木皮”
徹底造假:商家在家具外貼上一層看似實木的“木皮”;
貓膩二:國產木材起個“洋名”
混淆材料名稱:國內生長的外來樹種,硬起個洋名,如把國產的花梨木說成是非洲花梨木,讓消費者覺得用料挺“高級”,其實兩種材料完全不同。
“說句實話,真正識貨的沒有幾個!”崔女士稱不是業(yè)內人士,根本辨別不出是否是實木或是哪種木質。有些人通過手敲、鼻聞等方式去辨別,對那些做工粗糙的有用,對做工精細的根本很難辨別。
什么家具有貓膩?
銷售人員口口聲聲說其原料為何種高級的進口實木,而商品資料上卻沒有對應的標示。
購買合同:
越細越好
特別要注意商家注明的是“全實木家具”還是“實木家具”。家具的材料不要簡單寫主材與輔材,要注明每一部分用的是何種木材。還要明確注明家具價格、色澤、款式。
涉假維權:
可獲雙倍賠償
佛山市消委會有關負責人稱,如果有證據證明消費者購買的實木家具是假的,而商家標榜是實木家具,則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獲得雙倍賠償。但消費者購買家具時應注意保留產品說明、宣傳冊和注明使用材質的收據。
事件曝光:
佛山家私龍頭
半年前曾被抽檢不合格
7月18日媒體報道稱,除達芬奇之外,今年1月,杭州一調查組從杭州7大知名家居市場購買了13件“實木家具”,這些不同程度使用了人造板假冒實木。其中佛山的聯(lián)邦家具名列其中,抽檢的茶幾,廠家宣傳主材為柚木、輔材為橡木,銷售員稱這款茶幾為全實木,檢測結果顯示,這款茶幾沒有一處是實木材料。(見本報7月18日A6版)
時隔半年后,當這一消息被重新翻出來后,再次引起了市民的關注。
7月18日,聯(lián)邦集團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月杭州爆出的聯(lián)邦集團導購人員誤導消費者事件,主要是由于店面銷售人員未能熟練掌握國家相關技術標準中各類家具的具體稱謂,未能清晰界定所銷售產品所屬類別,導致向顧客推介產品形成歧義、造成誤會。
聯(lián)邦已嚴令各銷售渠道加強從業(yè)人員的培訓管理,還制定了家具產品使用說明書,對出廠家具的產品結構及技術特性、主要原輔材料、木家具執(zhí)行標準、有害物質限量等進行了明確標識。
7月18日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暗訪了部分聯(lián)邦家具賣場,發(fā)現(xiàn)銷售人員對實木家具的介紹詳細,并沒有出現(xiàn)故意混淆視聽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