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Costco?
微博網(wǎng)友“晴天咖啡”,8月28日
個人朋友圈截圖,9月2日
美國人是典型的mobile society,汽車社會,已經(jīng)快100年了。
他們都住在農村的house里。
曼哈頓的房子沒人買得起,亞特蘭大的房子沒人愿意買。
紐約五個大區(qū),曼哈頓是很熱鬧的,全美國只有曼哈頓是這樣的,所有的好吃好玩好看好泡的,都在曼哈頓。其它的城市,城市中心地帶都極度分散。隨便吃頓飯,時速60公里要開半個小時。
亞特蘭大就是個上班的地方,全是高樓大廈,人住在里面會瘋掉的,感覺還在上班。曼哈頓也是個上班的地方,一個歷史100年的小破公寓就要幾百萬美金以上,比北京上海都貴。
所以無論在曼哈頓上班,還是在亞特蘭大上班,都住在遙遠的鄉(xiāng)下,開一個小時車上班,再開一個小時車下班。
他們住的地方就真的是住的地方,連買一罐可樂都要開車15分鐘。所以他們回家以后,最好什么東西都有了。一個星期買一次。反正他們都是house,地下室里可以放一輛裝甲車。
只有mobile society,才適合Costco這樣的賣場。他們每次買完,就是囤。如果不幸少買了可樂,或者胡椒粉,那動一次工程太大了。
城市周邊遍布著各種賣場、outlet、recreation(休閑場所),而且往往相距挺遠(開車60碼半個小時),所以美國的中產階級拖家?guī)Э谥苣┏鰜硪淮,就恨不得把周邊的地兒全部都去一遍?/p>
上海的Costco比起美國其他城市的Costco離城市中心的距離,實在不算遠。我住在曼哈頓的時候,去一趟新澤西的Costco,大概開車2個多小時。
他們哪能想象中國人都住在城市里呢?
當然,中國也有很多人住在鄉(xiāng)下,他們的門口就是菜地。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中國人是每天要買菜的。囤這件事情,只有在東北的大白菜是一件現(xiàn)實的事情。從東北菜到山東菜到上海菜到福建菜,哪個菜系敢說我用囤的東西做出來的?每天買菜這件事情,是中產階級生活是否足夠幸福的一個底線標準。
所以買菜的人是誰?要么是父母,要么是妻子。誰是mobile society的人?
并且大家都住在城市里,全家滿地都是,聯(lián)華滿地都是,農貿市場滿地都是。這才是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的日常場景。
而且,早上要買油條、買豆?jié){,最好是在步行15分鐘的時間里;或者離辦公室5分鐘的時間里。
中國人當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車了,但其主要功能不是買菜。第一,上班;第二,接送小孩;第三,春節(jié)回家;第四,假日旅游。誰要是說自己的車主要功能是買菜,簡直笑skr人。
美國人起碼兩輛車:上班的車和客貨車,接送小孩和買菜合一。
所以,你明白了嗎?去Costco這件事情,還是一個陌生人社會和熟人社會的問題。陌生人社會自己買菜,熟人社會家人買菜。自己買菜開車,家人買菜一個菜籃子。
Costco怎么能明白這一層關系呢?
為什么不去Costco?
作者馬晴,前申報時尚總監(jiān),8月29日
微博網(wǎng)友,糊卡丘,9月3日
外賣在中國是最火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外賣像中國這么火。
外賣的主要消費者,除了職場人之外,是中國的年輕一代。
當然,其實不盡然,日本也很火。
美國的外賣為什么不火呢?美國的年輕人不愛吃外賣嗎?有的,主要是披薩。為什么呢?聚會。他們的飲食結構不太適合外賣。
在美國,中午的午餐時間基本上是色拉、三明治、漢堡。在辦公區(qū)域的周邊,布滿了各種的deli、小餐館、便利店。這是美國職場人的主要社交時間。
晚飯必須是在家吃的。
年輕人怎么辦?晚飯必須是在外面吃的,這是他們主要的社交時間。
中國的年輕人,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輕人,他們不需要這個社交時間,在龐大的熟人社交的壓力下,這是他們唯一可以躲避社交壓力的時間。外賣解決了這一切:不需要社交,又能夠填飽肚子,而且預算可控。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電商的成功秘訣就在于解決了太多的社交壓力。淘寶、小紅書、京東,都成功解決了社交壓力的問題。
年輕人連在同一個城市里,都不肯多走半個小時去吃一頓帶有社交壓力的晚飯,你認為他們會穿越上海,去尋找Costco給他們的經(jīng)濟、體面和文化的社交壓力?
可是年輕人總歸有省錢吧?難道拼多多不是因為省錢才發(fā)展起來的嗎?
不是的,Costco如果有省錢壓力的話,它的競爭對手不過是淘寶。它還比不上拼多多的層次,根本不夠拼多多玩的。
拼多多所面對的是中國中產階級以下的、三線以下或五環(huán)以外的人群。他們的問題不是質優(yōu)價廉,而是什么都廉。他們所缺乏的是最基本的產品需求,而不是高大上地以各種優(yōu)質商品去誘惑他們。他們看到Costco的價格會嚇暈的——什么鬼東西要這么貴?
可是為什么茅臺、愛馬仕一搶而空了?不要太天真的。茅臺和愛馬仕會允許Costco長期擾亂他們的價格市場嗎?這是一場秀,既是Costco的,也是他們的。Costco的主流產品,虎嗅的一篇文章(《被雷軍們膜拜的Costco,真的沒有破綻?》)有很詳細的計算:
Costco的收入來源于業(yè)務矩陣組合。商品銷售收入中的41%來自于消費者在實體賣場內購買的包裝食品、飲料以及清潔用品;18%來源于加油站、賣場餐廳、醫(yī)療(眼科醫(yī)院和聽力中心)提供的附加服務,16%來自于電器、家具和其他用品,生鮮食品的比例只有14%。
所有的這一切,在中國已經(jīng)有了不少替代品。
但是我的核心觀點是:Costco以及幾乎所有一切的舶來賣場,都建立在陌生人社會的基礎之上。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獨小家庭,需要這些賣場,家樂福、沃爾瑪、萬客隆、八佰伴,來陪伴他們孤獨而生猛的中產階級生涯。而中國的年輕人在社交壓力之中,已經(jīng)全面都轉向了網(wǎng)購。他們既搶奪不到被熟人社會所包圍的中產階級群體,也搶奪不到日益逃離社交壓力的年輕群體。
也許,等到這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之后,他們也需要Costco來安慰他們日益孤獨的靈魂?
當老人們日益退出年輕一代的小家庭生活的時候,當年輕一代再也不愿意承擔下一代繁重的家務勞動的時候,盒馬鮮生來了。它解決了這一代小家庭逃避社交壓力的需求。
但這其實也不是最主要的。即便是我們從農村來到了都市,父母、兄弟姊妹、親戚、兒時的朋友,都被我們無情地拋在腦后,我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所在,開啟了一個陌生的生長時代。
但是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岳父母和他們的家庭,領導和同事們,同學和他們的家庭,以及各種莫名其妙八桿子打不著的社會關系,逐漸在我們狹小的土壤里生長開來,我們呼朋引伴,我們觥籌交錯,我們水乳交融。
我們即便躲進了小家庭,打開了淘寶,坐上了滴滴,開上了比亞迪,我們總歸生活在一個熟人世界里。
我們從來就不會孤獨到去Costco尋找安慰。
這是宿命,Costco與你是否美好,毫無關系。
。▉碓矗何⑿殴娞“大家” 作者:連清川)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Cos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