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街網訊:一周前,百思買在北京開出的首家店未見中國本土家電的蹤跡。同一天在上海開業(yè)的百思買在華第二店,也被證實不再經營國產家電品牌。而一年多前,在華首家店開業(yè)不久,百思買就退出了中國家電品牌的經營。
業(yè)內人士分析指出,在貌似忽視中國本土家電的背后,是迫于國美蘇寧的打壓,百思買在中國越來越窄的市場選擇造成的。
百思買:在華店不經營中國本土家電
2008年11月10日,在賽特購物中心地下二層,記者看到百思買北京首家店內經營的電器,從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手機、打印機、音響到MP3、凈水機等家電產品,沒有一款國產家電,全部是外資家電。就是在中國建廠的合資家電品牌,如西門子、松下、佳能、LG、三星等,其商品也全部是產自德國、日本、韓國等國的進口貨。
無獨有偶的是,與百思買賽特店同一天開業(yè)的上海百思買中山公園店,也是不見國產家電的蹤跡。而早在2007年年初,百思買在華首家店開張不久,就退出了國產家電品牌的經營。
對此,百思買亞洲區(qū)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楊得銘日前對媒體表示,百思買此舉是根據賣場的銷售反應來決定的。如果在百思買賣場少人問津,或者不符合百思買的定位,百思買就會進行調整,不再賣很正常。“中山公園同質化競爭很嚴重,國產家電已經有經營的很好的零售商了”。
國產品牌:百思買不了解中國家電市場
不過,對于百思買不銷售國產家電品牌,國產家電企業(yè)卻淡然處之。
美的、長虹等企業(yè)在接受采訪時均表示,這是百思買自身的市場定位決定的。目前百思買在華只有二家門店,還沒有國內不少區(qū)域連鎖門店多。不在百思買經銷,不會使國產品牌的銷售受到損失。
“格蘭仕的電器在國外的百思買、沃爾瑪、家樂福均有銷售。”格蘭仕集團常務副總裁俞堯昌認為,每個企業(yè)都會有不同的經營定位,百思買采取的是高端策略,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洋家電品牌也有高中低檔之分。
俞堯昌指出,中國家電品牌之所以不做成奢侈品品牌,是因為中國家電企業(yè)知道,他們面對的是大眾化的消費人群,走薄利多銷的路線。“高端產品銷量小,在中國,賺得多的還是大眾化的產品。”
“百思買進入中國五年來,一直對中國家電市場不了解。”創(chuàng)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yè)本部總裁楊東文對記者表示,百思買進入中國5年,只開出兩家店,其不成功是對中國家電認識不足有關聯的。“百思買在北京賽特店未引入國產高端電器,再次證明對中國家電行業(yè)不熟悉。市場是否會接納百思買,我們試目以待。”
業(yè)內觀察:百思買在華被迫走高端路線
對此,業(yè)內觀察家認為,國產家電競爭激烈,電器之間的毛利率低,百思買經營國產家電,勢必沒有優(yōu)勢。這樣以利潤為導向的百思買轉向經營進口、沒有可比性的洋家電,也就有了百思買宣稱的進行差異化經營、高端戰(zhàn)略。
“百思買在華沒法經營國產家電。”家電產業(yè)觀察家羅清啟認為,目前國美蘇寧等國內家電連鎖比拼價格,通過控制成本把家電產品壓低價格,從而吸引國內消費者前來購買。百思買如果經營中國本土家電,其規(guī)模上的劣勢和高昂的經營成本,使其和中國家電連鎖企業(yè)過招中,沒有價格優(yōu)勢。
迫于無奈,百思買在華開始進行差異化經營,走高端路線。但是,中國家電連鎖企業(yè)也不只銷售低端產品,也經營高端電器。于是迷茫中的百思買,“只好將美國銷售的產品照搬到中國來賣,目前只是在試驗過程中。”羅清啟分析說,百思買在美國已形成了固定的客源,但是在中國目前還沒有摸索到屬于自己的經銷風格。
家電產業(yè)觀察家劉步塵則認為,不經銷國產家電,凸顯了百思買在華的尷尬狀態(tài)。“客觀上,百思買應該適應中國國情,走大眾化道路。但是面對國美蘇寧的大眾化道路,如果想實行差異化戰(zhàn)略,必須走高端。而中國是發(fā)展中國家,高端路線勢必銷售少,是小眾市場,百思買如果這樣定位,那在中國家電市場就占不了主流地位。”
責任編輯:linkmall |